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推进素质教育
作者:李取煌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9日

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推进素质教育

李取煌

提要: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二、什么是素质教育

三、“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内容: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不是“坚持”也不是“促进”这么一个动作,而一定是一种发展观,“科学”是形容词修饰语,是说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非科学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

什么是“发展观”?所谓“观”就是“用...的眼光看...”,所谓“发展观”就是“用...的眼光看发展”,这就好比世界观就是“用...的眼光看世界”,人生观就是“用...的眼光看人生”,爱情观就是“用...的眼光看爱情”。

所以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二、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涵义: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是: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固定的模式。科学性是它的内容,丰富性是它的内涵,多样性是它的形式,创造性是它的灵魂,优化教学过程,使之生动活泼、充满活力是它的精神实质。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学生则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要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素质需要的课程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把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确立起来;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原则):

第一,全体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

第二,全面性:学生的发展不但是智力的,而且应当是品德的,体质的,心理的等等;

第三,多样性:学生的不是划一的而是千差万别的,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各自发展的个性特色;

第四,主体性: 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教育过程应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第五,基础性: 学生发展潜力是无限的,但发展又是分阶段的,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是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比较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不难得出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扎扎实实开展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其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其要义一个强调是经济发展,一个强调是人的发展;发展过程中都强调方法是“科学的”,而不是“非科学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其结果都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其实质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以人为本”体现教师主人翁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体现在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

1、强化以教师为主的办学理念

①政治上关心。

政治上关心要做到,党组织要了解每一个教师的政治需要,及时提供精神粮食,通过各种组织和渠道尽最大可能地满足每一个教职员工的政治需求和精神需要,同时要允许教师有一定的信仰空间,但个人信仰不得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不能利用课堂向学生宣传或影响学生思想发展。

②生活上关怀。

对每一个教职员工要建好家庭档案,对婚丧嫁娶、经济状况、住房条件、交通工俱、风俗习惯、生活情况、子女就业、子女升学、配偶工作、身体状况等方面都有一本清晰帐本,适时进行帮助和解困,要使教职员工把学校当作家的感觉。

③学习培训上提供条件。

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校要严格履行教师培训制度,在职教师每隔三年要培训一次,使之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④教学上引导。

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主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个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学校每个学期多层面、多形式的开展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方面的劳动竞赛。

⑤民主办学。

充分发挥学校职代会、工会和民主党派的功能。学校重大决策时,要广开言路,使每个教职工都有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听起大多数人的意见时,要做到“广”和“宽”,听起少数人意见时,要做到“细”和“深”。

⑥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师奖筹金方案。

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那么一个单位的“共同富裕”和“报酬差异”程度是衡量一个单位人际公平、资源共享、平等参与发展的公平表征。根据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学校在制定奖筹金方案时,必须坚持“初次分配讲效益兼顾公平,再次分配要绝对公平”的原则。

⑦构建新评价体系。

构建新评价体系要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充分体现“全体性”“全面性”“多样性”“主体性”和“基础性”原则。

2、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①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即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任何班级任何教师都不准排挤学生,基础教育没有差生的概念。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教好每一个孩子是我们教师背负的社会责任和良知。因此学校必要时可以打破夸美纽斯的班级教学常规,每周尽可能开设一些“选修课”,对不同学生要实行分类指导,甚至个别辅导,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②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有序的体育活动。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可见,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过程中人的“体能”摆在首位,一个小时有序体育活动要进课表。

③教会学生做人。

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试想学校可以通过活动引导、制度规范、教师道德示范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来示范和引导学生。也可以通过制度约束、校园有序、校园文化导向等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从而使学生充分感知做人的道理。

教会学生做人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任务和职责,学会做人的主渠道是学校的德育工作,每个教职员工都要树立德育是“教育的目的”教育观点。教育处要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学校要建立建全德育机构并配备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每个教职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能自觉进行德育教育,使学校每件事、每堂课、每项活动都渗透德育。建好学生团校和学生党校,在优秀学生中发展团员和党员,团委要多开展各项“学会做人”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④教会学生学习。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人口压力的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如何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需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信息的快速递增,知识的更新换代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个人发展必然趋势。学校每个教师要树立对学生终身负责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⑤教会学生保护和爱护环境。

人与环境的协调和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点,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塑料袋、不搭尽量少搭摩托车、不吃或少吃零食、不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乱扔废物、保持校园和教室整洁”。尽管这些要求不高,也容易教育学生,但要真正做到很不容易。一要教师示范带头,二要有经常性的主题活动,三要坚持不懈形成学生的习惯行为。

⑥教会学生生存

学生学会生存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教育,就阶段性生存而言,主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关心他人;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来临和自然灾难发生时,如何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实行自救,同时也要帮助他人。因此学校在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的同时,还要模拟各种自然灾难,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的演习,从中学会各种灾难知识。日常行为中经常性提示和告诉学生在交通、运动、公共场所、劳动、使用刀具和电器、食用成品食物中注意自身的安全,学会挑选食品。

⑦教会学生做事

教会学生做事,就是教会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逐步扩展到生活以外的事情。在学校要教会学生怎样擦窗户、扫地、拖地板、擦黑板、抹桌子、出黑板报、整理书包、清理书籍、整理衣着等等。回家后在家里要求家长教会学生洗锅、洗碗筷、叠被子、凉衣服、煮饭、择菜、洗菜、炒菜等等。教会学生做事就是要使学生在完成每一件事的过程中,学会办事的程序,学会做好每一件事的要领和技巧。学校可以以班为单位每学期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做事的热情,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学会生活。

⑧教会学生技能

技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本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长,人与人之间的技能有多少差异和层次差异。技能具有多方面:如学习技能、文艺技能、体育技能、劳动技能、生产技能、科学技能、绘画技能、写作技能等等,不胜枚举。我们每个老师都有不同长处的技能,如果能将每个教师不同长处的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从不同教师身上学到一至两项技能,就是为学生奠定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⑨教会学生审美

一个人审美观与一个人的世界观有着因果关系。中学生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非常重要。美是广泛的。如何审美,是很难有唯一标准,学生审美的标准只能建立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大众化的美在于欣赏,在于发现,在于向学生引导。因此学校在建筑物、标牌、宣传窗、校园文化建设、园林配置、体育设施等硬件建设要做到尽善尽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美;教师在课堂上的书写、声音、课件、板书、图表展示,教师衣着、知识水平和能力、教态仪表都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美的和谐课堂纷围,让学生在欣赏中听课和学习;学校应开设一定量的音乐欣赏课和美术欣赏课;举办一些美学讲座;组织一些校园艺术活动。通过课内课外、日常与定期相结合的积累,让学生受到美的薰陶。

⑩教会学生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从教师是民族灵魂的工程师的角色来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教会学生创新”,也就是是否履行了一个教师的职业的标准之一,是否担当了民族复兴的职责和重任。我们的科技创新已经很有成果。其实创新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从学校层面有制度创新、教学有课堂创新、研究有方法创新、二课堂有科技创新等等。在我校科技成果创新上,更广泛地开展各项创新活动,如德育工作、学生教育、日常管理、班级常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生评价、课外活动等,使学生在各顶创新活动中学会创新,是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以教师为本,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环境。

(1)、学校实施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尊重教师的一切权力。(2)、建立详细的干部联系制度,体现充分信任教师。(3)关心教师。教务处正在完善教师业务档案、教科室正在建全教师科研档案、工会正在建立教师家庭档案、党支部准备建立教师师德档案。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

(1)、每月学校开展一次形势教育。(2)、每期学校开展一次比较教育。(3)、每年学校开展一次榜样教育。

3、强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行为素质。

(1)、要运用《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对广大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增强他们的法规意识,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教师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2)、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师德规范和岗位职责。根据长沙市城区特点、中学教师特点,制定的师德规范和岗位职责,既要有普遍性,还要有针对性,并尽可能细化、量化,要经常对照师德规范和岗位职责的有关规定,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3)、加大师德考核力度。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量化考核的细则,完善考评机制,使考核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并增强考核的透明度,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组成的考评小组,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问卷调查、社会信息反馈等形式,对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跟踪督查和年终考核,促进教师高尚师德的养成;要把师德建设与择优上岗、晋级、评聘职务、评选先进挂起钩,对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师德不佳又屡教不改者,让其下岗或待岗,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4、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

(1)、学历教育。鼓励45岁以下教师参加教育硕士学历学习,争取在五年内教育硕士比率达到35%。

(2)、加大骨干培训力度。每年推选3-4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争取在五年内省市骨干教师比率达到15%。

(3)、加大教师再教育力度。教师工作满五年必须接受为期不少于一个月的再教育。

(4)、加大教师对外交流力度。每年选派一名青年教师出省或出国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培训,选派3-5名教师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学习培训。

(5)、每学期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一次为期一个星期的业务培训。学校每年举行两次论文报告会,上学期教学业务报告会,下学期为思想教育报告会。

5、注重细节和学生习惯

在《湖大附中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常规检查中增加“抓习惯就是抓质量”条款和检查内容。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使学生一辈子受益,要抓教学质量,就要首先抓好学生的习惯。“抓细节就是抓质量”。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转换思路,从抓课堂知识点开始,夯实基础。抓差生就是抓质量。要抓合格率、优秀率,差生决定成败!

6、注重课堂研究。

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方法研讨会”和“教学方法展示课”。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好的教学方法无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

7、确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办学理念。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结合学校的实际,使 “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确立校级领导亲自督导制,校级领导蹲点各年级,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的观点。

8、教务处经常性地组织公开课,给他们提出中肯的意见。

骨干教师举行示范课,建立健全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带头多听课,多督促,定期检查听课笔记。定期开展学术或教学方法讲座的形式,不断帮助教师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9、外语特色创品牌。

组织一支优秀的外语教师团队,其中由“外语教师当班主任”负责常规教学。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外籍教师进行纯外国语言教学模式的系统教学。新课程设置和小班教学,在义务教育规定的教材外增加纯英文教材,用小班进行外教课,完全是外教进行外国的语言教学,并将“小班化教学延伸到初三。开设第三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能力的场所,积极参加各级英语竞赛,使学生英语水平上档次。通过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专家引领,加强教学研究,由实践的东西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最后形成办学的品牌。

10、科研兴校创特色,提高科研水平。

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务实高效地搞好市级以上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争取多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研究出高质量的成果。开阔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中,关建是学校思想和思路,重点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难点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观念转变以及社会对学校质量的评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取得素质教育的新成果,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谢谢!